2024年03月07日
陈士平
在黑龙江省境内的世居满族人在长期的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满族饮食文化。
清代以前的满族先人女真人是渔猎、畜牧、农耕兼作的族群,畜牧、渔猎占主要地位。在他们居住的地域种植业还是比较单一的,农业以粘谷为主要品种(因为这些作物具有生长期短、成熟早的特性,抗灾能力强)。据史料记载,辽金时期的女真之地“自过咸州(今辽宁开原)至混同江(松花江)不种谷麦,所种之稗子舂米,旋炊粳饭”当时的松嫩平原地区小麦还没大面积种植。在江边和河套洼地适合种植稗子。女真人把稗子舂成米,煮成粥或闷成干饭食用。
女真人的菜肴以肉为主,尤喜食猪肉,猪有家养和野猪肉,还有鹿、狍子、兔、雁、鱼等,煮好后佐以各种山野菜食用。女真人用的深腹大锅适合全家人煮的肉菜米混合粥。
满族人在早期以吃山野菜为主要菜品,春季有芨芨菜、山葱、小根蒜、柳蒿芽、老山芹、蒲公英;夏季有曲蔴菜、苋菜、黄花菜、苏子叶等;秋季有蘑菇、木耳、地环等山野菜。
满族人的饮食以食用稗米、红黏谷和糜子(大黄米)、粟米为主。稗子米、色白,口感松软,好吃。因此,“稗子,贵人食也,下此皆食粟”。糜子去皮后就是大黄米,是满族及东北人最喜食的黏米,以米煮饭叫“拉拉粥”,米磨成面为大黄米面,将大芸豆烀熟捣成豆泥,以发好的面,包成圆球状就是黏豆包。黄米面还可做成豆面卷子、切糕、油炸糕等食品。
满族人夏季还有一种解暑饮料叫“酸汤子”;满族人冬季贮菜的办法是渍酸菜,酸菜猪肉炖粉条子已成为东北风味的特色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