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4日
有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这个字,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能改姓“鸭”。
近期,微博话题“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登上热搜。记者采访到两位鸭姓村民,对方表示情况属实。
生僻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常见或者人们不熟悉的字。尽管如此,它们却是各类热搜中的常客。据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名中含有生僻字,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名字中有生僻字,影响保研”“因姓氏生僻,银行存折被冻结”等尬事。
好消息来了——8月1日起,《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18030-2022)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新版标准比上一版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将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这意味着,8月起,他们的名字在很多场合不再是“星号”。
【事件】
电脑里没这个字
系统识别不了
据了解,nià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由于当前的电脑系统无法识别,nià姓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只好将这个字拆开,分为“鸟”和“甲”二字,从而组成了鸭子的“鸭”。
“因为电脑里没这个字,系统它识别不了。”52岁的村民鸭新贵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你不改,出门不方便,坐火车坐飞机,啥票都买不了。”至于是谁最先提出将nià写成鸭,他并不清楚。
40多岁的村民鸭正高回忆,“我十年前旧身份证上还是nià,后来想办个摩托车证件,发现这个字电脑上找不到,就改成了鸭”。直到现在,他还留着原来手写名字的身份证,“我们村里姓nià的都改成鸭了。遗憾也没有用,不改就没法外出,飞机票买不了,甚至卡里的钱都没法提现”。
期待找到更合适的
解决办法
小时候,鸭正高听村里长辈讲过关于nià的来源。“老一辈讲,我们的姓氏源于对鸟的崇拜,可能跟打猎有些关系。”他透露,由于“鸭”姓无法保留传统nià姓的真正含义,“现在的小孩出生后基本都跟妈妈姓”。鸭正高的孩子,就随了母姓。
鸭正高也曾跟几位好友讨论过nià的问题,“还是想回归nià姓,不能丢掉老祖宗传承的宝贵姓氏。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反映,找不到正确的渠道。”
得知全村改姓一事登上热搜,鸭正高有些欣喜:“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问题,也许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延伸】
因姓氏冷门 生出尬事不少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我们应积极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其中的难题之一即是生僻字。生僻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常见或者人们不熟悉的字。尽管如此,它们却是各类热搜中的常客。据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名中含有生僻字,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名字中有生僻字,影响保研”“因姓氏生僻,银行存折被冻结”等尬事。
生僻字“罕用”,却并非“不用”,甚至有无可取代的“大用”,在数字时代呈现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价值。一方面,社会数字化程度加深,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以汉字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生僻字数字化不充分,导致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人群在求学、就医、出行等各个公共领域频遇不便;另一方面,作为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僻字同样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并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关注。
可以说,无论是保障公民的正常权益,还是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生僻字的数字化都无法忽视。
1.7万余个生僻字
有望打出来
汉字是表意文字,与拉丁文不同,汉字本身与键盘没有任何对应关系,如果我们想要在电脑上打出某个字,就需要赋予每个汉字独特的编码,并对字、形和编码三者建立对照表。如果某个汉字有形无码,或者编码不被某个系统支持,就会出现打不出来的情况。
同时,汉字数量庞大,数字化改造难度高、周期长,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从统一标准的制定,到对汉字的考证和赋码、字体字形设计,再到输入法及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厂商适配,打通“汉字数字化”的整个链路,那些无法输入显示的生僻字才能获得“数字通行证”,真正在数字世界“活”过来。
2022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版《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标准(GB18030-2022),与上一版标准相比,新国标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不仅收录了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汉字,还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能够满足各类使用需求。
新国标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从当日起,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产品与系统都必须支持标准内87887个汉字。
这也就是说,曾经许多输入法里没有的生僻字可以正常打出来了。更重要的是,那些姓名里包含生僻字的人,终于可以“实名制”了。
此前,2022年11月11日,工信部和搜狗输入法联合多方共同发起“汉字守护计划”公益行动。此外,今年4月20日,全国首个“生僻字征集”微信小程序上线。用户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和搜狗输入法App拍照上传无法输入的生僻字。审核通过的生僻字将被赋码并录入国标字库,最终实现在电脑、手机等设备及信息系统中无障碍输入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