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开的家(下)

2021年10月13日

王延忠

婆婆擦擦眼泪,忙把她拉了起来。

婆婆心疼自己的儿子,生产队的活计那么累,回家还要做那么重的家务,好铁能捻几根钉啊!这样劳累下去,儿子的小体格不是造完了吗?还有更深的一层,就是老太太想孙子,几天不见,就像丢了魂一样,她不想再抻着脖子往儿子家的院里看孙子了。

趁着郭老二到呼兰河南岸的一个近亲家去喝喜酒,婆婆让媳妇把家又搬回来了,郭老二回来气哼哼地骂了几句,又能怎么样呢?

林淑霞又生了个女儿,小名叫蛋蛋。

风平浪静地过了几年,秋子和冬子都结婚了,没有想到,这时候林淑霞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她到城里的表妹家去,经不住宣传的诱惑,买了十张的彩票,没有想到,这十分之一里,就有一张特等奖,奖金五万元,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林淑霞喜冲冲地回到家里,把中大奖的喜讯说给了公公婆婆,她本来不想说,要把这笔钱藏匿起来私用。转念一想,肥肉不能埋在碗里吃,她需要一个身价和地位,证明她是老郭家的福星。

婆婆也跟着她兴奋起来,二次归伙的决策她做对了!

歪脖树上杈子多,麻烦也跟着来了,夏子家和秋子家都要盖房子,缺钱,都回到娘家来借。

妈妈真是为难,不借伤了女儿,借了得罪媳妇。

她两宿睡不着觉,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时候,二姨又给林淑霞出了个主意:马上分家!

郭宝贵出水利工三天,林淑霞就在村头的两间房里另起炉灶了。

欲哭无泪,婆婆呆呆地靠墙坐着。

二姨告诉她,钱生钱,比猪下崽还快,我给你把钱抬出去,三分钱的利,几年就翻番。

林淑霞放钱的头两年,收益真不错,利息就是三万多。

第三年,林淑霞把八万元钱四分利抬给了一个倒腾水果的人,钱抬出去那天,林淑霞就扳着手指算计,年底就是十一万多了!

谁料水果商赔了,卷款跑得无影无踪。

郭宝贵一股急火,得了脑血栓,不但干不了活,走路像挎着个小筐儿,晃晃荡荡。

二姨又给林淑霞出个好招,让他们第三次归伙。

出嫁的四个女儿都回来了,给妈妈讲了农夫和蛇的故事。

妈妈也狠了心,说啥也不让他们再往一起凑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闹心!

林淑霞可会来绝的,领着丈夫和一儿一女就跪在了婆婆家的大门口,半村的人都来看热闹。

郭老二打个咳声,拉起了孙子孙女,说:“既然你们都姓郭,那就跟爷爷一个锅里吃饭吧!”

苣荬菜发芽,又是一个春天。

懒惰和自私,老天已经报应了她,第三次归伙,林淑霞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家里,她缝缝补补,是一个贤妻良母;在田里,她拿锄拿镰,是一个好劳力。家里两垧多的责任田就她和公公伺弄着,一个短工没有顾过。

日子不算富裕,但吃穿也是不愁。

几年后,那个水果商不知道怎么又发了财,把当年抬的钱连本带利都给了林淑霞。

林淑霞马上成了村里的暴发户。

又是听了二姨的劝告,林淑霞把牙牙和蛋蛋都送到了城里的高中读书。

牙牙连续考了三年,金榜无名,回家种田。

蛋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的一个中学教书。

公公和婆婆前后脚的走了,第三次归伙的这些年,林淑霞对两位老人是十二分的孝心。老人吃的穿的用的,在村里的老人堆里算是最好的,四个女儿都感慨地说:“我爹我妈的晚年,真是享大福了!”

郭宝贵的病也好多了,家里种水稻,他能看着放水了。

牙牙二十五岁那年,大姑给他介绍个对象,两人相处了一段,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新人进家的第五天,林淑霞把媳妇叫到了跟前,她拿出了一个二十万元的存折,对媳妇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和老人住在一起了。适应个潮流,你们也分出去过吧!这些钱盖新房买农具,不够我再添。

媳妇没有接钱,只是吃吃地笑。

林淑霞问:“傻孩子,你笑什么呀?”

媳妇看着婆婆的眼睛说:“妈,您分出去三次,不是又归回来了吗?”

林淑霞微妙地晃了晃脑袋,她是点头,还是摇头,谁也没看明白。

(19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