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红烛燃岁月 灼灼桃李沐师德

——记绥化市第十中学科研处主任鲁赫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这学期我拿到奖学金了,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和指引……”黄程硕是绥化市第十中学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今秋开学后,他拿到了学校奖学金,第一时间便向初中班主任老师鲁赫分享了他的喜悦。

黄程硕上初一时,因妈妈长期在外工作,让他倍感思念,上课时心事重重经常溜号,成绩下滑严重。鲁赫深知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及时联系家长:“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再也回不来了。”电话里,鲁赫详细讲述了小黄的近况,以及对母爱的渴望。通过耐心沟通,小黄妈妈及时调整了工作,回来陪伴孩子,小黄成绩迅速提升。后来,鲁赫发现小黄很有数学天赋,便联系数学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小黄“开小灶”,量身定制习题集。中考时,小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绥化一中奥赛班,三年后成功考入了心仪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初中毕业后,小黄一直与鲁赫保持联系,说鲁老师既是恩师,也是姐姐,没有鲁老师当年的教导关爱,就不会有他的今天。

鲁赫,绥化市第十中学科研处主任。2015年,鲁赫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便走进绥化十中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从教以来,鲁赫行稳致远,进而有为,致力于班主任管理和英语教学研究,不断成长进步,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兼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学年教务主任、科研处主任,将最美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

十年来,鲁赫用坚守与爱,守护班级的灯火通明,照亮后进生的逆袭路,温暖中等生的奋进心,辉映尖子生的凌云志。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学生们,在学生心中,她是贴心善解人意的“赫姐”。但在家里,她却是忙碌愧疚的女儿、无暇顾家的妻子、粗心大意的母亲。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刚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鲁赫放弃怀孕生子,将全部精力用于班级管理与教学研讨,成绩斐然。2020年中考,她的班级升学率高达80%,全校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她班的学生。她的第一届学生现在已经上大三,每逢节假日回家就会来看她,她成了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

2021年7月,女儿出生,她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为不耽误教学工作,女儿出生仅45天,她就重返班主任岗位,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奔波。班主任和年轻妈妈的双重身份,让她忙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的她经常为了处理班级事务,不得不暂时放弃嗷嗷待哺的女儿。每到此时,心疼与愧疚都会让她备受煎熬。2022年冬,疫情期间,学校转为线上教学,鲁赫的爱人由于工作原因被阻隔在外地,她只能一边照顾16个月大的女儿,一边给学生们上网课。回望那段日子,历经的种种艰难和压力,简直一言难尽。现在已经四周岁的女儿,常骄傲地说:“我的妈妈是一名老师。”她忙碌的背影给了女儿最好的教育和爱。

“鲁老师就像我的妈妈,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她的期望。”这是学生小佳在作文里写的一句话。小佳因父母离异,和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变得孤僻内向,成绩一落千丈。至暗时刻,鲁赫向小佳伸出了爱的双手,常带小佳回家,给他做可口的饭菜,给他洗水果,辅导他功课,关注他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小佳脸上有了笑容,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还主动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成了勤快的小助手。小佳的转变让远在外地的妈妈感激涕零,特意打来电话:“鲁老师,谢谢您,我们做父母的亏欠孩子太多,是您弥补了这份缺失的爱。”这样的故事,在鲁赫的教学生涯中数不胜数。

有一次家访,鲁赫印象犹深。那时她已怀孕七个多月,班上有个女生突因家庭变故情绪崩溃,产生厌学倾向。为了挽救这个女孩儿,她挺着沉重的孕肚,一步一步爬上学生家五楼的楼梯,与女孩和妈妈进行了深入交谈。深受感动的女孩儿,第二天返校开始好好学习。鲁赫和科任老师为她制定了特别关怀计划,每天都会和她聊天、谈心。渐渐地,笑容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脸上。

“初中四年,完美收官,从小学的倒数,到初中的扶摇直上,我深深感谢初中各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鲁赫老师,她是特别负责的班主任……”“孩子今天就离校了,感慨万千,班主任鲁赫老师教学有方,我们的孩子很有福气有这样的好老师,真的舍不得您……”2024年中考前夕,学生家长们纷纷在微信朋友圈留言,字句间满是对鲁赫的肯定赞扬。而鲁赫也用优异成绩回馈了家长的厚爱,那年中考时一中进段18人,普通高中进段43人,纷至沓来的录取通知书,是她向学生家长递交的最美答卷。

熠熠红烛燃岁月,灼灼桃李沐师德。从教以来,鲁赫在教育园地里躬耕不辍,先后收获了全市教育系统“最美共青团干部”、黑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绥化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并多次获政府嘉奖。她说,教育是一场向光而行的征途,她愿以使命为灯,照亮学生前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