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棱稻香村:小蒜头种出富民产业

李耀卿

秋分这天早上,绥棱县上集镇稻香村土豆岗屯徐进宝就在仓房里忙碌起来,看种蒜的温度和湿度,准备苫冬储种蒜的草苫子、棉被等。

稻香村农民种植紫皮四六瓣大蒜有百余年历史。寒地黑土种出来的大蒜肉厚、蒜味浓郁、大蒜素含量高,不但本地市场抢手,还成了黑龙江牡丹江、辽宁开原、山东金乡等地“北蒜南移”的种子。

“800多亩小园大蒜,亩产2000多斤、蒜薹500多斤,今年全村毛收入超8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李刚算的大账挺喜人。他爷爷奶奶就是种蒜能手,父母种的大蒜年年不够卖。

曾有两年蒜的价格不好,好多家因费工时干脆不种了。村干部认为种植大蒜这个来钱道不能丢,村组干部带头种,还给大菜园每个1000元、小菜园800元的补贴,村里成立大蒜交易市场,并帮助外来商贩集蒜成车,510个小菜园成了“聚宝盆”。

“早春下籽,初夏抽蒜薹,秋初起蒜,一亩地大蒜保守点说可卖8000多块、卖蒜薹2000多块。然后二茬种大葱、茄子、大白菜或豆角,一亩地又能收入六七千元,二茬收入正好够蒜种和人工费用!”村里会计李永虎算起种大蒜细账也头头是道。

“明年村里在我家试种越冬种蒜和留选一代蒜子,脱毒后种蒜产量高、虫害也小!”正在园子里翻地的村副书记杨锋说为大伙试验赔挣都无所谓。

稻香村有10个村民小组,这里靠努敏河种水稻出了名,小蒜头又让这个鱼米之乡的村,是窗户外面吹喇叭名声在外了。生发屯的董礼、大房子屯的李玉海、吕琴屯的刘玉明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蒜能手。村里又投入100万元建起了黑蒜加工厂,年烘烤黑蒜30多吨,产值近百万元。

田野金黄时节来到稻香村,到处可闻到稻香和蒜香,远处广播里传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