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村创新推行网格化基层治理管理模式

本报讯(特约记者 高伟)近年来,明水县通达镇前进村在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的全力帮扶下,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划分网格、整合多方资源、强化科技赋能,将“有形网格”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无形力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前进村坚持“党建+网格”双轮驱动,构建“村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作为包扶单位,明水县财政局选派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同推进网格化管理。村内划分5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2名党员辅助员及驻村工作队成员,形成“一格一员、党员包户”的服务网络。驻村工作队联合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两户村民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立即组织法律顾问、党员代表现场调解,仅用两天便达成和解。年初以来,全村通过网格化解矛盾纠纷5起,群众满意度达100%。

科技赋能下,前进村依托“网格工作群”,实现问题上报、分流、处置全流程服务。驻村工作队协助运营,村民可“一键反映”诉求,网格员实时接收信息并联动上报,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收到信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村民李大爷通过工作群反映村口路灯损坏,驻村工作队协调电力部门2小时内完成维修。在服务延伸上,前进村创新“网格+”模式,驻村工作队联合镇司法所、派出所成立“平安联防队”,开展反诈宣传、安全隐患排查;联动卫生院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体检服务。

驻村工作队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推动网格化管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今年5月,工作队联合财政局干部、村网格员、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清理沟渠堵塞、柴草堆、粪堆等“三堆”问题,规划建设集中堆放点,并制定《环境卫生管护公约》,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制,全村环境明显改善。网格化管理不仅是基层治理的“工具箱”,更是凝聚民心的“连心桥”。在财政局包扶工作队的持续发力下,前进村正从“环境美”迈向“产业强、农民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