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特约记者 邹建宇 全媒体记者 李欣杨
“企业订单增长不断‘飘红’,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正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抢进度,持续满足市场需求。”肇东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自豪地说。4月2日,企业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正在连续运转,工人们全副武装地在车间内忙碌着,一盒盒药品被快速打包、装箱,等待出库。
“近年来,公司积极进行新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关键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黑龙江省生物科技20强排名第三位。”刘宇说,企业在生产、技改、研发等方面不断上新,始终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站稳行业领域市场的核心来抓,聚焦新兴产业布局,投资7亿元建设大型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生产包括中药保健食品、大麻提取物、中药渣生态有机肥等产品,带动广大农户实现由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的转型升级。
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袋袋玉米经过深加工转化为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及各类副产品。“我们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将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在国内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的同时,产品销往亚洲、欧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副总经理李凤华说。
作为全球氨基酸生产行业排名第六位的民营科技企业,成福集团年深加工玉米超90万吨,不仅盘活了周边农户的种植业,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了肇东本地众多种植合作社上千户农民增收,构建起从种植到深加工的黄金闭环。公司生产的氨基酸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养殖行业等,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氨基酸出口企业,如今,他们已与韩国大象株式会社达成合作意愿,有望实现小型氨基酸技术突破。
肇东市除福和制药、成福食品外,还有东龙节能等诸多发展势头强劲的民营企业,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近百家企业。
近年来,肇东从成福集团的农业产业化到福和制药的科技专业化发展,以及其他企业的分类发展模式,企业创新与政府扶持形成良性互动,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推动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