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伴随祖国前进

——黑龙江革命老区的音乐故事(一)

2020年06月02日

白亚光

在黑龙江革命老区,不仅涌现出众多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留下许多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影响久远的红色歌曲。它们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忆,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成长,为人们反复咏唱,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露营之歌》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歌颂东北抗联精神的两首歌曲。

1.《露营之歌》

1938年7、8月间的一天,东北抗联第六军在松花江北岸梧桐河畔的老等山密营,开了一个通宵达旦的篝火晚会,为即将西征的一支部队送行。抗联将士们分坐在丛林中一片空地上燃起的长长篝火周围,高唱《抗日救国歌》《送西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表演京剧、快板、双簧,朝鲜族同志跳起了舞蹈。时任北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抗联第六军政委的张寿篯(李兆麟)还自编自演了一幕抗联战士准备参加西征的小话剧,气氛十分热烈。晚会中,有一首刚刚诞生不久的抗联歌曲十分引人注意: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那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呀!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

歌曲真切而生动地勾画出一幅抗联战士露营的壮丽景象:在崇山峻岭上,在密密森林里,在滔滔江水边,在狂雨暴风中,战马嘶鸣,战士们围坐在红红的篝火旁,抒发着奋勇冲锋杀敌的锐志,憧憬着驱逐日寇、光复中华的胜利一天。这首歌,就是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创作的《露营之歌》的第一段。

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疯狂的“三江大讨伐”,不断加强军事攻势和经济封锁,使东北抗联的形势越来越严酷。为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迅速组织北满抗联主力冲破敌人的包围圈,从松花江下游的佳木斯地区出发,穿越小兴安岭,向西北方向的松嫩平原远征,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史称“西征”。《露营之歌》就是在组织、准备北满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并在西征中形成的。歌曲共四段,其中第一段完成于西征前的1938年5月,后三段逐步完成于1938年6月至12月的千余里西征路程上:

浓荫蔽天,野花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啊!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

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夜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

弟兄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

携手吧!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

片刻息烽烟。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灭,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分三批进行,其中,第一、二批部队的西征是在夏季和秋季。小兴安岭的密林浓荫蔽天,荆棘丛生,行走十分艰难。又时逢风雨交加的连绵雨季,战士们经常浑身湿透,双脚长期浸泡在腐烂植物形成的红锈水中,发生溃烂,往地下一踩,如同针扎一样疼痛。森林草甸里蚊蠓成阵,战士们身上被蚊虻叮咬处,血水和汗水一点一滴浸透了衣衫,战马也被咬得浑身是血。行军途中,将士们还要随时应对敌人的“围剿”和偷袭,有时给养被敌人夺走,战士们只好采集野菜、山果、蘑菇充饥。第二、三段歌词中的“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蚊吮血透衫”“敌垒频惊马不前”“突封锁,破重围”,就是对这种艰难行军的真实写照。但战士们始终保持着“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的革命豪情,对抗联斗争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一到宿营地,战士们便互相拉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不少人还抓紧学习文化,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练字,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第三批部队的西征是在冬季进行的。小兴安岭大雪封山,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战士们在没膝深的雪地里艰难行进,每到夜幕降临,便选择靠山坡密林背风处点起篝火取暖露营。身体靠着火的一面,冲腾的烈焰能把人烤焦;背火的一面,刺骨的寒风能把人冻僵。人睡着了,身体变冷,越冷越往火堆靠,忘记了前面熊熊燃烧的篝火,更察觉不到飞落到身上的火星,衣服、鞋帽被烧着,甚至身上带的子弹被烤响、战士被炸伤的事也时有发生。实在是困了,也只能睡一个或者半个小时;被冻醒时,浑身都僵直得不听使唤了,只好站起来,一边活动,一边转来转去把身体烤热,然后才能接着继续睡。西征中,最为艰苦的莫过于冬季露营。许多战士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被冻掉手脚,甚至失去生命。歌曲的第四段就是描写“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冷气侵人夜难眠”的冬季露营生活,其中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更成为尽人皆知的反映东北抗联艰苦斗争的名句。

日本侵略者在对东北抗联的“讨伐”中,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把主要抗日游击区的民房焚毁成废墟,使抗联战士成年累月住不到房子。从1938年开始,抗联一年四季都在露天里宿营,露营成为抗联生活和斗争的常态,而不仅仅是在西征途中。露营要点燃篝火,《露营之歌》的每一段都写到了火,抗联战士王明贵将军也曾以“篝火”为题,生动地描述了露营的情景:

春天来到北满的时候,在日军残酷压榨下的农村到处饥饿成灾,抗联的军粮也常常中断,“我们不得不用篝火来驱散寒冷和饥饿”。到了夏天,战士们点燃篝火驱赶蚊虻,围着篝火休息、学习,“透过树木的枝叶,看着天空的星斗,让自己的思想飞向富饶广阔的祖国各地,飞向理想中的共产主义未来。有时我们也召开学习问答晚会,或娱乐晚会,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秋夜,瑟瑟秋风阵阵吹来,篝火如条条金蛇蹿起三四尺高,“颤颤巍巍,呼呼作响”,到了清晨,就要灭掉篝火,防止被敌人发现。

这情景,恰如《露营之歌》中所唱的“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冬天里的篝火最难忘,“半夜,突然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拴在树上的战马冻得直打哆嗦,饿得把树皮啃得精光,见到有人活动,咴咴直叫,用蹄子刨着雪地,表示向人要吃的东西。”“酣睡的人们被吵醒了。睁眼一看,四野茫茫,一片雪白,篝火已经被落雪压得只剩微弱的一点火星了。”“在那些伴随着篝火的战斗的日子里,我常常躺在篝火旁,仰望着骄傲地挺立着的松树,听着战友们的鼾声,不禁想起了眼前艰苦的境遇,想起了昨天才失去的战友,想起了未来胜利的远景,也想到了长年伴随着我们的篝火。”

篝火给抗联战士们带来温暖、光明、快乐和希望,也警示着战士们随时准备战斗甚至牺牲。1938年10月,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一支西征部队在林口县乌斯浑河岸的山下露营,不料夜晚取暖的篝火被特务发现。在突围战斗中,以冷云为首的8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主动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最后决然走进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这就是举世震惊的“八女投江”壮举。

露营生活是东北抗联斗争的缩影,《露营之歌》以此为着眼点,生动地反映了抗联战士在春、夏、秋、冬不同四季征战的艰苦生活情景,充分表达了抗联指战员坚定乐观的革命意志、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光复祖国的坚强决心。它回荡在黑龙江畔、兴安岭上,鼓舞着广大抗联战士不畏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英勇奋战。

1946年3月,在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天,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噩耗传来,哈尔滨十几万群众自发举行了示威游行,李兆麟将军被安葬在松花江畔。安葬仪式上,抗联战士和群众又一次唱起《露营之歌》。人们不会忘记,东北抗联孤悬敌后,以最少的人数、最长的时间、最坚韧顽强的革命斗志,在最为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与日军近百万重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4年中,黑龙江省革命老区有317571人参加了抗日队伍,投入抗日武装斗争;有100031名抗联战士为民族的解放壮烈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永存。

2.《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2周年的1951年国宴上,一位84岁的老人与毛泽东主席同桌。毛主席和他握手,并给他敬酒,老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毛主席在怀仁堂同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们一起合影,他坐在毛主席身旁。毛主席还送给他一根手杖,上面刻着“革命之父”四个字。这位老人,就是参加国庆观礼的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被抗联战士亲切地称为“抗联老父亲”的李升。他出生于1867年,出生贫苦,阅历丰富,1933年6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交通员工作,还多次承担护送干部的任务,抗联著名将领杨靖宇、冯仲云、李兆麟、赵一曼等人都曾由李升护送。1936年冬天,他曾把一个13岁的女孩儿送到抗联部队,这个女孩儿就是后来抗联部队中最小的女兵李小凤,也就是解放后曾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当年这一老一小在林海雪原奔走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们的这段经历会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歌曲紧密联系在一起。

1947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鲁迅艺术学院一位叫侣朋的青年找到李敏,了解东北抗联的情况。李敏同他谈了整整7天,详细地介绍了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1949年,侣朋和时任鲁艺学院音乐部副部长李劫夫等人,深入白山黑水之间,寻访抗联英雄的足迹。李劫夫是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坚决打他不留情》等,当时很有影响。

他们走访了很多当年的抗联老战士,深深为他们的英勇斗争事迹所感动,其中给李劫夫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李升的勇敢、机智、乐观和坚强。李升在担任交通员期间,来往于抗联各军和各地抗日救国会的驻地。面对敌人严酷的封锁和盘查,他多次在完成任务中化险为夷,一次还把一张抗日传单贴在了日本兵的后背上。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小兴安岭和松花江、牡丹江、鸭绿江沿岸的山区和平原,在1939年72岁时,还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只身进入人迹罕见的长白山原始森林,行程千余里,历经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抗联第一路军的密营,恢复了北满和南满两支抗联部队之间的联系。在从长白山返回北满的路上,李升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受尽酷刑,他没有讲出一点儿抗联的秘密,只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在李劫夫的笔记本上,有一幅他亲手为李升画的素描肖像,肖像下面还有“抗联之父——老李头,现年八十一岁”的题字。

当年70岁的李升送13岁的李小凤到抗联部队的情形,给劫夫留下了深刻印象。采访后,李劫夫、安波和侣朋创作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大型歌剧《星星之火》,这也是歌颂东北抗联英勇斗争的第一部大型歌剧。歌剧中的人物都以抗联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未改。如剧中的“张指导”即张寿篯(李兆麟),“裴大姐”则是抗联女战士裴成春。裴成春比年轻的抗联战士大十多岁,宽厚、真诚,战士们有什么事都愿意同她说,亲切地叫她“裴大姐”。1938年11月,她在同敌人的一次遭遇战中牺牲,时年36岁。她的三个弟弟在她的带领下都先后参加革命,战死在抗日疆场上,可谓满门忠烈。歌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抗联交通员老李头和抗联女兵李小凤,核心唱段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由老李头和小凤姑娘在第二幕中演唱。这幕剧艺术地再现了当年李升护送李小凤到抗联部队的情景:日本兵抓住小凤的父亲后,母亲让她上山去找游击队。爬雪山时,小凤掉到山窟窿里,被抗联交通员老李头救上来。小凤想参加革命,老李头问她叫什么名字,对她说:“参加革命就不能叫龙了凤了,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李青阳吧。”他向小凤解释“青阳”的含义,说革命人就像迎着太阳生长的松树一样苍翠长青。这时音乐响起,两人唱起: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

他不怕风吹雨打,

他不怕天寒地冻。

他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顶。

为了表现老李头的乐观、积极和机警,歌曲采用了3/4节拍,大多数歌词都是一个音符唱一个字,整首歌都是靠音符跳动出来的,欢快而昂扬。歌词只有6句,旋律又容易记,既好听又好唱。劫夫的夫人、小凤的扮演者张洛清楚地记得,李劫夫写这首歌的时候,她正在一旁给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喂奶,等李劫夫把歌一写完,照着谱子拉开风琴,她已经能把这首歌唱出来了。

1950年12月,《星星之火》在哈尔滨首演,到1953年,一共演出了几百场。当时的演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当他们演出完跟群众一起散场出来的时候,一路上都听到群众在哼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这首歌很快流传开来,被人们以各种形式演唱至今。

1962年,李升病逝,享年95岁。李敏十分怀念这位革命老人和过去牺牲了的战友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她的足迹踏遍了她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寻找抗联遗址遗迹,抓住一切机会,在各种场合宣传抗联精神。她率领的由当年抗联战士的后代组成的抗联宣传小分队,每次必唱的歌曲就是《露营之歌》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2018年7月,她为伊春市老促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题写了“东北抗联精神永存”八个大字,一周后便与世长辞,享年94岁。在她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旋律回响在大厅,取代了传统的哀乐。李升和李敏的一生,是对《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