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党建“搭台”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2020年05月25日

本报讯(李金龙 特约记者 霍永祥) 暖阳下,肇东市驻宋站镇万发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张立国和两名队员走在重新翻修的村内水泥路上,与村民攀谈着入股大鹅养殖产业项目相关事宜。“原来我们家土房要倒了,工作队帮忙给盖起了新砖房,又给我在村上找的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元钱,现在家里条件也好了,不用天天愁了。”脱贫户蒋申高兴地说,他家小院栽植的秧苗泛出一层新绿,为脱贫攻坚涂上了生机盎然的底色。

近年来,肇东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火车头”优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走深落实,为贫困村选派50名驻村第一书记,带领132名驻村干部拧成“一股绳”,为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并依托强基础、聚合力、育产业等举措,助力精准脱贫构筑起扶贫长效机制,不仅带动更多贫困户“甩帽”,还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先后涌现出省级优秀驻村第一书记1名、绥化级优秀驻村第一书记3名、全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干部1名,有20多名驻村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借助村“两委”换届和书记主任“一肩挑”契机,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把贫困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列为“书记工程”,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全部实现转化升级。深入开展“双富双推促双强”和“富美和谐”乡村党组织创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清化收”的开展,使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牢牢把握“拔掉穷根”这个关键点,引导贫困村大力发展错季马铃薯、黏玉米、肉牛育肥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鸭场、冷库、高钙菜等致富项目,通过致富能人领办特色种养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坚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开展以“自强、感恩、文明”为主题的“志智双扶”教育活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摒弃陋习、移风易俗、自立自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肇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王立峰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进驻尚家镇尚家村,经过走访踏查,理清了帮扶思路,带领贫困户在玉米地里套养大鹅,蹚出了一条“玉米+大鹅”种养模式。刚开始时,村民不买账,王立峰只得拿出老办法,先立试验田,见效后再全面推广。工作队出资1.5万元购买了500只鹅雏,放养在糯玉米地中。大鹅先是以新鲜的玉米叶为食,待玉米收割后又以蒸熟玉米的边角废料为食。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大鹅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得到提高,还减少了玉米种植中的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每只“绿色生态鹅”被卖到150元。同时,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补精神“钙”树文明乡风,推选各类最美家庭76户,有效转变了群众“攀比”和“等靠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