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我市有这样一家生产电子仪表的企业,一季度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8%——

这家企业靠什么实现逆势增长?

2020年05月21日

全媒体记者 廉红

5月18日晚上8时,位于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有为电子有限公司工业园的8栋厂房灯火通明,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总经理吕冬芳说,一季度以来订单特别多,必须24小时三班倒才能保证完成生产。

谈起参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吕冬芳说,一季度产量的三成来自疫情主战场所需的双负压救护车的仪表,订单基本在二三月份完成。

据介绍,疫情突如其来,国内双负压救护车首次启用,配套仪表需求十万火急,几家双负压救护车生产厂家同时找到天有为公司,公司应疫情需要马上临时改参数进行匹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信、劳动就业等部门携手支持,经开区管委会多方协调,专班推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政策、用工等实际困难,天有为于2月10日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复工复产,生产双负压救护车配套仪表,国内的7家双负压救护车生产厂家的配套仪表全部由是天有为供应,保证了抗击疫情阻击战的救护需要。

吕冬芳为记者展示了一张天有为在韩国获得的专利证书,证书上标注着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车辆显示仪表、段码液晶显示仪表获得韩国的专利授权证书,权利要求项为15项,这表明天有为的自主研发技术发明专利在韩国获得认可和保护。

天有为公司是我国自主品牌中最大的汽车仪表生产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在韩国斧山,哈尔滨、大连、绥化设立四个研究院,拥有以公司董事长王文博为首的700多人技术精湛研发团队,均为业内领军人物,20年来致力于汽车仪表的研发和生产,发展到全彩屏仪表,带动行业向高科技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独具天有为特色的系列产品线,同时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开发出独有的彩色段码屏仪表,以高性能、耐久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客户遍及大部分自主汽车品牌和部分合资汽车品牌。

3月27日,一条新闻在业界引起轰动。深受消费者期待的第三代长安逸动Plus终于发布上市了。作为第三代产品,长安汽车对逸动Plus由内而外做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其配置的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显著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

记者在天有为生产车间里看到了这款具有硬核技术的长安逸动Plus的仪表,正在进行高温跑合作业。天有为适应汽车市场需要研发新技术,这款长安逸动Plus的仪表是天有为定向为长安公司定向研发的,为国内领先技术。

吕冬芳说:“长安逸动Plus车型下线,当时时间紧,由于天有为的技术和产能均为国内领先,所以与之配套的仪表生产单子落给了天有为。”

世界级的汽车芯片供货商、Telechips中国区总经理Han Minhwan表示:“Telechips非常高兴通过与天有为和长安的紧密合作,大幅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扩大Dolphin+系列在全球市场的商用影响,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引领全球车用电子创新中正走在潮头。”

目前,长安、中国现代、奇瑞的汽车仪表均采用这项硬核技术。一季度,这三家汽车生产厂家销售额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对天有为产能拉动最大是这三家汽车生产厂家。从2月10日企业复工复产,产能从日产3000台到6000台、8000台,目前日产汽车仪表达1万台以上。

无独有偶,目前全球具有高精端的西门子贴片机、仪表盘玻璃折弯机等设备都在天有为公司得到应用,使产品具备了硬核技术力量。

船大抗风浪,规模竞争胜。受疫情影响,海外为汽车配套仪表的零件生产厂家产量有限,只能舍小保大,选择性供货,为规模大、需求量大的厂家保供给,而天有为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汽车仪表生产企业,得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海外供应商的优先保障供应原件。

吕冬芳说,一季度,双负压救护车仪表的生产、硬核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规模化的组织运营,企业销售额达到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实现逆势增长。下半年,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将继续保持逆势增长。

据悉,目前,位于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工业园规划了与天有为配套的上游供应链基地,经开区以这些供应链产业图谱为目录正在进行招商,目前,已有冲压、PCB电路板、电子原件、LCD液晶屏等产业的生产厂家已抛来橄榄枝。可以预计,结合天有为公司在国内外汽车仪表领域的领先程度和发展趋势,我市正着力打造的全国最大汽车仪表生产基地目标已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