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1日
宋伟东 特约记者 马明超 全媒体记者 蔡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2019年,我市打好打赢一系列攻坚战和硬仗,为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奔小康
我市上下戮力同心,各级组织不忘初心使命,走稳走好脱贫攻坚这盘棋,激发贫困人群的决心信心,奋力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迅跑。
时间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
2019年,全市上下用心用情用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考察我省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合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紧紧围绕年度减贫计划,坚持脱贫质量标准,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 以奋斗者的姿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海伦市探索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医联共建的好做法:实施远程诊疗,创新出最直接、最有效的医疗扶贫好办法,让患有重病和疑难病的农村贫困人员享受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哈医大四院专家的会诊治疗,减轻了贫困人员经济负担和病痛折磨。
让贫困群众居者有其屋,是青冈县委政府最挂心的事儿。3年时间,他们使近6万人从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危旧住房搬进了新居。
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青冈县采取因户施策、分类实施,全程保障、全面覆盖,政府贴息、金融扶持,跟踪督办、从严考核等措施,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9049户,改造五保户、低保户以及贫困残疾人家庭户等“三类农户”危房8349户,非“四类农户”危房改造1560户。截至目前,全县“四类农户”以及符合条件的非“四类农户”危房已经全部改造完成,住房安全得到有效解决。投入到住房保障方面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计4.3亿元。
发展产业,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长久保障。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两年来,我市扶贫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50个,总投资达到44.41亿元。
产业催生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
青冈、望奎等地建设生猪代养场14个,养殖生猪1.9万头,带动贫困户30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贫困户的“小菜园”,也不再只供自己食用,通过典型引带,已经变成脱贫致富“小宝地”。到了采摘季节,各种有机蔬菜成了抢手货,摆上了市民餐桌。据介绍,全市47471户贫困户发展“小菜园”经济,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大项目小项目在望奎县厢白满族乡惠五村不断开花结果,助力脱贫攻坚。这个村引资建设了笨榨豆油厂、榆林筋饼加工厂、大鹅养殖场、安格斯肉牛养殖场、光伏发电等扶贫项目,带动166户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致富。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牢牢抓在手上。2019年,我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贫困村屯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5%,农村饮水安全率达100%。教育扶贫助学行动、“两免一补”、控辍保学等教育扶贫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落实落靠,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由2016年的83.66%提高到96.46%。3年来,累计改造危房4.3万户,保障贫困户住上了安全房。
扶贫路上,市派429支定点驻村工作队脚踏实地,聚焦工作重点,在落实政策精准脱贫、发展产业推动脱贫、解决难题帮助脱贫、抓好党建促进脱贫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二村特困户邹某的孙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通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共筹集资金24万元,在哈尔滨一家心脑血管医院进行了手术。孩子可以和其他同龄孩子一道,快乐幸福地学习与生活。
“我市已有4个县相继脱贫摘帽,海伦、青冈有望2019年摘帽。2019年,4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4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稳定脱贫3.0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5%。164211贫困人口157936人实现脱贫,7个县的贫困人口全部清零。退出人口平均收入达到9587元,退出成色较好、退出质量较高。”市扶贫办主任刘晓光介绍,2019年,望奎获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推广县,明水获全国健康扶贫示范县,海伦农村危房改造获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表扬。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21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奖。
打赢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小康
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出实招,解难题。
2019年,各级财政部门多管齐下,严格防范,守住不出现区域系统性风险底线,取得初步成效。通过采取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报告制度等措施。2019年市本级共到期债务本息8.1亿元,已偿还7.5亿元,剩余债务本息于2019年12月底偿还,有效化解了偿债压力和风险。
市财政局政府债务科科长孙雪莹介绍,利用年度预算资金、超收收入偿还债务,当年超收财力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大力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及时收回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统筹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妥善处置存量资产,出售国有资产房屋,入股农商行1.2亿元股权后,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
“抓住暂停土地出让收入各项政策性计提的政策机遇,力争年底前入库土地出让收入3亿元(年前未安排支出),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放大政策性存款的作用,通过集体决策、协议存款等方式将各类政策性存款利息最大化,形成有效财力,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孙雪莹说,我们牢牢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节约的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拉长资金链条置换隐性债务。
市财政局还根据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精神,对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公司到期隐性债务风险等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融资平台公司充分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对到期的债务进行展期或发行同类产品接续,对未到期的存量隐性债务由高成本金融产品重组为低成本金融产品,把隐性债务按照化解方案逐步化解。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小康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环境,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优良的空气环境中行走,是百姓迫切诉求。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淘汰改造小锅炉144台,储粮烘干设施17台,基本完成建成区经营性炉灶、茶水炉的淘汰工作。加快推进20蒸吨及以上锅炉实施脱硫脱硝改造,对5家供热企业达标治理等项目。狠抓秸秆禁烧工作,制定印发了更严厉的禁烧方案、问责意见,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市里成立了6个督查组,县、乡均成立巡查组,24小时不间断死看死守,严防点火,确保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认定我市无秸秆露天焚烧火点。
2019年,呼兰河干流水质改善向好。前三季度,我市连续列入全国330个地级以上水环境质量转好城市的前30位。我市的五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质,国考断面优良水体同比提高66.7%。
大河要治理,小河沟治理也不容忽视。
我市共有绥胜干沟、东富大排水(城区段)两条黑臭水体,经过市、区两级协同作战,现场研究整治措施,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聘请北京、哈尔滨等三家设计院分别开展方案、底泥检测、可研及设计工作,借鉴其他地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经验,已完成内源治理,并进行固化实现资源化,水质净化站和水质提升站正在建设中。生态环保局主动作为,快速行动,从环境卫生入手,对沟渠内柴草、树枝以及沿线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污进行了集中清理,沿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生态环保局已编制完成《黑龙江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试点工作报告》,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査,确保企业用地风险筛查准确合理。增补重点企业用地现场调查地块16个,全市列入用地详查的重点企业共计79家。
空气指数是环保工作的硬性指标。2019年,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截至2019年12月16日共350天,其中有效监测天数为349天,绥化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8.8%。
2019年,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高效运用“清单制链条式”工作法,用“清单”保障问题精准、任务精准、责任精准,用“链条”推进整改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全市共排查出列入水利部台账规模以上河湖“四乱”问题422个,列入市台账规模以上河湖“四乱”问题1680个,规模以下河湖“四乱”问题290个。截至2019年12月15日,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
全市河道行洪能力显著提升,通肯河干流按每秒500立方米流量计算,平均水位较往年下降0.27米。全市累计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700.33公里,清理非法采砂点30个,清理非法砂石量77.87万立方米,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8247吨,拆除违法建筑15.05万平方米,清除围堤3309.09公里,清除非法林地8.81万亩,河湖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同心迎小康,奋进新时代,绥化人的生活将更美好。